网上有关“湖南春节的风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湖南春节的风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舞龙灯
在湖南湘潭一带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
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接龙后,开始舞龙。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
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
2、拜年
长沙过年有这样的讲究: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四方。
说的是大年初一是做儿子的应去父母家拜年,初二做女婿的应随堂客去岳父母家拜年,初三初四就是亲朋戚友互相拜年了。
3、送槟榔
在长沙有客人前来拜年的时候,要放鞭炮迎接。客人入座以后,还要送上两枚槟榔。这槟榔被誉为元宝,有祝福发财的意味。
4、出天行
大年初一,长沙家家鸡鸣时分即起,男女老幼换上新衣,由辈份最高的男主人燃香开大门,鸣放鞭炮,叫“出天行”,或说开财门。
然后入厅堂,秉烛敬拜祖宗,再向外拜天地神明,祈求新年方方得利。
5、坐岁
衡阳地区在春节有其独特的习俗,三十日名曰“除夕”。本日午餐,极其丰盛,入夜接回灶神司命后即关上大门,叫“关财门”。
随后全家围炉团坐,边吃边谈,直至深夜入睡,有的彻夜不眠,名为“坐岁”。
湖南春节的风俗有:小年和祭灶神、除夕和团年饭、贴春联、拜年和压岁钱、招财进宝。
1、小年和祭灶神
湖南不少地方有过小年的习俗,只是具体时间和隆重程度不同而已。过小年是“过年”的开幕式,从这天开始,喜庆的气氛持续到元宵。
株洲等大部分地区视农历以24日为“小年”,益阳等地以23日为“小年”,而邵阳、娄底等地却以正月十五日为“小年”。衡阳及湘北地区较看重过小年,而株洲等不太注重过小年。
2、除夕和团年饭
大年三十夜守岁是湖南民间年俗之一,这晚,灶膛里的柴火通夜不灭,全家人相守欢聚到十二点以后。湘西苗族更有特色。每年三十傍晚,合家炒好香腊肉,做好酸鱼等佳肴,备好苞谷烧酒,欢欢乐乐吃“团年饭”。但这时全家还不能入席。
3、贴春联
节春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原在“腊日”(阴历十二月八日),南北朝改在岁末。新春时张贴对联由来已久。对联源于古代的桃符。
据《淮南子》记载,桃符是用桃木制成的,即在桃木板上书“神茶”、“郁垒”二神的名字或画此二神像挂子于门首,五代时始在桃木板上书联语,据说我国第一副对联是五代里后蜀的孟昶所题:“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4、拜年和压岁钱
人们通常把新春期间的访亲问友叫“拜年”,相传骚扰人们生活的“年”怪有三怕:一怕声响,二怕红色,三怕火光。
这样每到“年”要出出的时候,家家户户就放鞭炮、贴红纸写春联,点起一堆火,等凶猛的野兽“年”跑了以后,大家互道“新年好”“恭贺新喜”,这些传说慢慢衍化,就成了今天的习俗。
5、“招财进宝”
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称为“拜年无大小”。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把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大年初一会由一家之主准备早茶,把鸡蛋,爆米花、红枣、白糖同煮。鸡蛋以圆为佳,象征全家团圆;爆米花象征丰收、五谷丰登;红枣、白糖象征生活甜蜜、幸福。
关于“湖南春节的风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督峰军]投稿,不代表恒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cdhzwy.cn/jyan/202511-153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恒泽号的签约作者“督峰军”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湖南春节的风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湖南春节的风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舞龙灯在湖南湘潭一...
文章不错《湖南春节的风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