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作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作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伴随我园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通常在教学活动中较多地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有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使我们更好地完成教育目标。新《纲要》指出:“要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确,教育契机更多的存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我们应该抓住每一个机会,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直观、快捷、生动的优势,来完善教育活动。我们尝试着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后,取得了显着成效。
一、 信息技术,让幼儿园主题活动更精彩主题活动是我们实现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现代化教育手段是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果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的。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教学有传统教学所不具有的特殊优势,它可以充分显示多媒体教学活动生动直观的优越性,为幼儿所喜爱。
例如在实施大班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过程中,幼儿在认识动物时,为了让他们从认识常见的动物范围里跳出来,把视野扩大到广阔的天空、浩瀚的海洋、无垠的沙漠。我们根据电视片《动物世界》中的《动物的尾巴》,遴选、制作了幼儿能在动物园里见到的猴子、孔雀以及一般难以看到的巨鲸和袋鼠等动物课件。幼儿以浓厚的兴趣、好奇的眼光,集中注意地观察着,思考着各种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不同?它们各自有着什么功能?当活动结束时,教师留给了孩子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动物的身上还有哪些有趣的东西?”进一步激发幼儿去探究动物的奥秘。课件把时空浓缩和搬迁,世界在课件里展现。
同样,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幼儿对恐龙之类的动物特别的感兴趣,除了在教学活动中要求反复观看课件《恐龙世界》,他们还从家里带来了一些有关恐龙的书。在活动区活动时,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一边看书一边讨论。为了继续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我让孩子们各自收集资料,通过视频展示台向大家介绍,同时也带领幼儿在网上浏览下载了有关恐龙的科普动画,孩子们兴趣浓厚。信息技术,使得这一主题的实施更为生动精彩。
二、信息技术,让幼儿园区域活动更丰富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幼儿获取知识经验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就是在区域活动了。我们也利用这个机会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例如在指导美工区时,我们打破以往老师讲解示范或者用图示等陈旧方法,在网上搜索了一些折纸的课件还有制作手工的FLASH,图文并茂的形式引起了幼儿浓厚的兴趣。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及审美能力。
“茶餐厅”也是我园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区,但是时间一长,幼儿似乎对茶餐厅不那么感兴趣了。茶餐厅的“服务员”经常到别的活动区强行拉人去吃饭,特别容易引起矛盾。于是,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录制了麦当劳的广告短片。截取下来后在活动之前播放给幼儿看,告诉他们我们班的茶餐厅又推出了新的汉堡,欢迎大家来品尝。这样一来,游戏情节得以丰富,茶餐厅里又坐满顾客了。
三、信息技术,有效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纲要》指出:“我们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刷牙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对于5、6岁的孩子来说并不是难事,但要想真正地把牙齿刷干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日常,我们在网上搜索了有关保护牙齿的课件,利用午餐前的过渡环节让幼儿观看。卡通形象的牙齿宝宝生动、可爱,一出现就牢牢地抓住了孩子们的目光。通过观看课件,幼儿了解了牙齿的作用和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家长都反映孩子在家主动要求刷牙了,而且刷的可认真呢!又如我们在网上浏览《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孩子们看到了里面的小朋友吃饭掉饭粒的样子,知道是不对的,马上会想到自己不好的行为,并开始讨论该怎样吃饭。渐渐地,幼儿能主动地、有意识地按正确的方法进餐了,东张西望、讲话掉饭粒的现象减少了。除了以上所说的,我们还可以利用生活中自己摄制的影像资料来教育孩子,让孩子积累一些正确的日常生活经验。
四、信息技术,让各个过渡环节更有效在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也是很重要的。例如在餐前,离园前这些环节中,孩子们的情绪往往比较兴奋,容易散漫,比较需要稳定情绪。但我们意识到,这同样也是一个很好的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契机。于是我们常常在线播放一些故事,内容广泛,包含英语儿歌,安全教育,科普知识,当然也不乏益智幽默的,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快乐地接受了知识、他们时而开怀大笑,时而默默沉思,潜移默化中懂得了一些道理。又如,在午睡起床后,孩子们往往还沉浸在午睡的惬意中,所以我们经常在这一环节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班得瑞音乐。乐曲意境优美,缓缓动听,孩子们得到了美的感受,也提高了审美能力。
五、信息技术,让幼儿园家园沟通更无限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如今的家长工作繁忙,平时较多都是由爷爷奶奶接送,与父母的直接沟通比较少,使得家园沟通有了局限。但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得家园沟通更为多元化,我们可以通过网上平台,直接与家长进行沟通。就如我园的班级主页:包含了作品天地、亲子乐园、成长足迹、棒棒的我、快乐咨讯等多个项目。我们通过、文字等,及时地向家长展现了孩子们的在园生活。家长只需轻轻点击,就可以全面地了解,还能及时留言,沟通无限。又如家校路路通,也是我们一贯使用的联系平台之一。我们从物品资料收集、教材选登、情况反映、各类通知、科学知识宣传等角度着手,积极地向家长发送短信,同样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沟通之功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把集体活动看作是幼儿的学习活动,而应该把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都赋予教育意义,要做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
一、实施一日生活皆课程,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习惯
所谓习惯是一种行为的模式,是在反复“操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是说在刺激和反应之间,由于不断地重复而建立了稳固的神经联系,习惯随着不断的重复而日益巩固,越来越不容易改变。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对于人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习惯体现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我国着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还说过:”凡人生所需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的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绝了,不易变。“美国许多着名的传记作家分析名人的传记后得出结论:几乎没有一位名人在儿童早期未曾获得良好的教养。总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婴幼儿时期最该培养的,这才是根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五大领域的培养目标,特别强调幼儿兴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养成。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知识教育,而是养成教育;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养成习惯。 其中,健康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因此,在实施”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时,以”三餐一点加午休“为实践载体来落实《纲要》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例如:进餐活动我们会这样做:充分的准备工作是进行好进餐活动的基础。首先教师一般情况下会从这七个方面做准备:
1、准备轻音乐。(如:班得瑞音乐)进餐时放轻音乐,营造高雅、轻松的气氛。
2、准备适宜的餐具。餐具要使用科学、利于孩子吃得文明,进餐时盘子碗能够同时使用,锻炼孩子用盘子吃菜的能力。帮助孩子学会科学进餐。(如:学会了干的食物和流质食物同时吃或根据需要吃)
3、积极向上的教师状态(语言、表情、心理、行为)。教师动作轻、语言柔和,语言起到积极的作用,行为起到榜样的示范,要给孩子营造轻松的心理环境。
4、物品要定置摆放。桌椅是否宽敞利于孩子进餐,进餐中的所需物品是否准备到位,固定位置摆放。
5、设定有价值的教育内容。(饮食、安全、礼仪、主题等)
6、合理的人员分工。主班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使教育内容更充实、有效、全面,其他教师做好盛饭添饭和环境卫生的维护。
7、教师和幼儿要成为环境的维护者。教师及时擦桌面、扫地面,引导孩子不撒饭,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二、实施一日生活皆课程,增强了教师的保育意识
在过去,一提到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大家就会认为是打扫卫生,为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服务的机械劳动。通过园级培训,现场提问,年级每天的督促检查,每周的班会交流。经过”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落实,大家才醒悟到,在管理幼儿吃喝拉撒睡的同时,是观察孩子和了解孩子的过程,是与孩子有更多交流时机的过程,是给予孩子母亲般爱的过程,更是给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的过程。因此,教师保育孩子由被动的机械式劳动,转化为真诚的充满爱的表达。
三、实施一日生活皆课程,教师关注到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期,是幼儿身体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更是孩子人格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因此,作为教师不光要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发展。首先在”三餐一点加午休“上,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过去,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快快快,人家都吃完了,就你还没吃完。“”老师要打扫卫生了,你到那边吃去。“”快躺下,看谁还没睡着。“等类似于这样的催促孩子,让孩子心里常产生一种不够稳定和愉悦的心情。现在,教师通过学习”幼儿的身心特点“,把三餐一点加午休当课程来实施,是教师进一步认识到吃饭睡觉对幼儿的重要性。因此,在幼儿的三餐一点加午休期间,营造安静、轻松、愉悦的环境是每位教师责无旁贷的事情。
其次,在一日活动的其他教育环节,教师首先做到,让孩子在遵守规则的情况下,获得自由。教师的语言要能起到榜样的作用,做到不在群体幼儿面前批评某一幼儿。当幼儿发生不良行为时,单独查明原因,正面引导。对特殊幼儿做典型案例,做到关注幼儿个体差异。
四、实施一日生活皆课程,增强了层级的管理职能
在我园落实”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过程中,实现了三级双向互动管理模式。过去的教育教研,主要是一个单线走的过程,而且教育和保育不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引领下,用主题课程统领全部的教育内容,在日核心经验的落实下,达到人人对教学的有效参与,使教育教学是全班教师共同实施的过程。班主任从过去的主要管理班务,转变到班主任具有培训指导本班教师的能力,具有全盘把握和协调本班保教工作的能力,具有调动和促使本班教师有团队精神的能力,具有带动本班教师落实教育理念的能力。年级主任从过去的主要是传达会议精神和被动管理,转变到具有大局意识的管理者,能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能形成横向互动,三个年级主任之间又形成了纵向互动。
五、实施一日生活皆课程,找到了教研的突破口
幼儿园的课程应在三教或两教一保共同协作下开展,其中,班主任是课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同时,班级在形成周、日活动计划时,是平行班共同研讨的过程,日核心经验又是三教共同研讨的过程,班主任能做到实施过程中的指导。达到了,周周有教研,日日有教研,时时有教研。这样的过程,是集体智慧的体现,是所有课程能相互渗透补充达到教育内容浑然一体的探讨空间,是达到人人对课程了解的时机,是教师共同提高的过程,是课程不因人员问题正常进行的途径。
六、实施一日生活皆课程,实现了大型活动进课程
六一活动几乎是每所幼儿园上半年的中心工作,过去更多的是老师指定好活动形式及内容,幼儿是被动的实施。我园将”六一“活动以主题的形式,按年龄段做出符合幼儿年龄的主题活动实施计划,每天的活动赋予教育意义,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并将活动渗透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如:六一是谁的节日?你想怎样庆祝节日等活动。让六一真正属于孩子,让孩子因六一而快乐,成为了这次主题的真实写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以上,是我们在实践”一日生活皆课程“过程中的几点收益和感悟,我们坚信”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的科学性,我们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进一步的挖掘其内涵与价值,用实际行动为孩子创造属于他们的乐园,还孩子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关于“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作用”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千梅]投稿,不代表恒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cdhzwy.cn/wyfx/202511-257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恒泽号的签约作者“千梅”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作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作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
文章不错《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作用》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