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河南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河南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河南博物院位于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8号,始建于1927年,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面积广阔,藏品众多,品种齐全,价值很高。它是展示中国历史发展的文化艺术宝库。
河南博物院简介
河南博物馆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图书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中段,占地126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2009年入选第一批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
河南博物院现有文物17万余件(套),特别是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陶瓷、玉器、石雕。文物精品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大,是见证中华文明发展轨迹、展示中国历史发展的文化艺术宝库。
有基础展《泱泱华夏择中建都》和特展《明清河南》《中原古代石刻艺术展》《丹淅吉金——中原楚国青铜艺术》《巧工遗珍——院藏明清珍宝展》和《国宝特展》等。与展览配套的社教体验馆、华夏古乐馆也开放使用。
河南博物院以“弘扬固有文化、倡导学术研究、增长民众见识、促进社会文明”为创办宗旨,以建设世界知名博物馆为目标,精心打造公益性文化服务品牌,是领略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中华文脉的重要窗口,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是增进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是什么
1.武_金鉴:
年代:初唐。中国所有的皇帝都是国家的,人民的,神仙的,都在祭天,都在祭天,都在向神州的名山——祭天,都在与天沟通。这是皇帝的天职。埋葬皇帝内心的纰漏和谋略,是祭祀和合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简与策呈于天庭,是皇帝与皇帝之间的“私房话”,是国家的“绝密”。
这种“绝密”使史学家无法获取资料,经典难以编纂;当时墓葬隐秘,后人几乎找不到。古代天帝天人合一的神秘之门,突然被武则天金简的发现打开了。
2.凌渡方丁:
年代:商代早期。凌渡方鼎不仅是商代早期的青铜重器,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青铜时代。第一座青铜文明纪念碑凌渡方鼎,是人类已知的最早的青铜重物,体积最大,铸造最完善,保存最完整。
3.玉柄铁剑:
年代:西周晚期。考古学漫长的人类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阶段,分别对应历史上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玉柄铁剑玉柄,铜芯,铁身,集昨天、今天、明天于一身的剑。
它的发现标志着铁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新代表已经萌芽,并预示着中国青铜时代即将结束,宣告铁器时代即将到来。
4.官窑青花刻鹅颈瓶:
年代:北宋晚期。你们官窑的蓝釉雕鹅颈花瓶,是中国的稀世之宝,绝无仅有。它是1987年汝官窑遗址考古发掘中获得的唯一完整的青釉器物。
汝官窑是御窑,烧的时间很短。北宋后期才烧了20年左右。之后汝窑消失,技术失传。文献记载:汝窑素有“天蓝色最珍贵,粉色最好,天蓝色最珍贵”的美誉。蓝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烧制过程中完美的窑位和温度,所以成品率极低,代代相传。
5.莲鹤方壶:
年代:春秋时期。这种壶(莲鹤方壶)充满了奇怪的传统图案,给人一种莫名的压迫感,几乎可以s
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2)——妇好鸮尊
您好,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河南省博物馆拿出的是哪三件镇馆之宝,它们分别是贾湖骨笛、云纹铜禁、妇好鸮尊。
贾湖骨笛
贾湖骨笛,距今7800年~9000年,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1986年到1987年的两年时间里,这里先后出土了20多支骨笛,笛孔有5、6、7、8之别,大多数骨笛仍为7孔。贾湖骨笛的宝贵之处是指它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他的出土标志着中国音乐文化至少有9000年文明史。
云纹铜禁
云纹铜禁,2002年的时候就被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你说厉害不?这个云纹铜禁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是一件春秋中期的青铜器,整体用失蜡法(熔模工艺)铸就,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目前已出土的云纹铜禁在全国也就7件,但是河南博物院珍藏的这件呢,是体积最大、时间最早。
这件镇馆之宝还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云纹铜禁整体用失蜡法(熔模工艺)铸就。文献记载我国最早用失蜡法工艺的时间在唐代初年,因文献记载我国使用失蜡法相对较晚,学术界就认为我们国家的失蜡法工艺来源于印度。而云纹铜禁铸造年代不晚于公元前552年它一出土,一下子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1100年。
这件器物之所以称为“禁”,就是禁酒的意思,正好呼应了当前的八项规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妇好鸮尊
妇好是商王朝晚期一代雄主武丁的妻子,是我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妇好鸮尊是作为容酒器的尊,从上可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鸟兽尊三类。鸟兽尊因造型具有雕塑特点,身兼实用、美观两职,故备受人们青睐。妇好鸮尊是发现最早的鸟形酒尊之一,铸造时间大概是中国商朝晚期。该器造型实用、纹饰精巧,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该件鸮尊,英姿飒爽、雄壮威武,细细观察它身上的纹饰,主纹高出器物表面,阴线的刻纹相辅,整件鸮尊的纹饰主次分明,有着鲜明的层次变化,具有商代铜器的大气肃穆和独特的神韵。
以上三件展品是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馆之宝中的三件,河南是文物大省,光是河南省博就有17万文物,至于有人说河南省博拿出的这三件国宝甩开其他博物馆几条街,如果这个其他博物院是指故宫和中央、地方共建的其他七家博物馆,可能有点过头,但是相对于全国大多数博物还是名副其实的。
九大镇馆之宝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武曌金简、四神云气图、云纹铜禁、莲鹤方壶、玉柄铁剑、妇好鸮尊、杜岭方鼎和贾湖骨笛。另外,还有牙雕萝卜白菜。
河南博物院共有九件镇馆之宝,四件是青铜器,除了国家首批公布禁止出境展出的“莲鹤方壶”与“云纹铜禁”外,“妇好鸮尊”是另外两尊青铜器中的一件。
鸮,也写作“枭”,读xiao,平声,是古代对食肉类猛禽的别称,俗称猫头鹰。
商朝人特别崇拜鸮鸟,并把它们视作神鸟,在当时,使用带有鸮鸟元素的器物,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妇好鸮尊”出土自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妇好墓,是一种盛酒器,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
“妇好鸮尊”出土时,是两件一对,一件收藏于河南省博物院,是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馆之宝之一。
另外一件“妇好鸮尊”,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妇好墓是殷墟遗址考古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虽在墓葬周围发现过盗洞,但这座墓从未被盗掘过。
阴虚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关于妇好是商王朝第二十三位王武丁“诸妇”中的一位的记载。
据甲骨文上的卜辞考证,妇好不仅可以在宫廷主持盛大的王室典礼,还曾受命调兵遣将征伐四方,打了好多次胜仗,是位真正能文能武的女将军,女英雄。
三年前去殷墟遗址时,也去参观了妇好墓,但是当时看到的“妇好鸮尊”是原件同比例的复制品,这次终于在河南博物院见到了国宝真容。
“妇好鸮尊”周身遍布精美的纹饰,猫头鹰的造型用现在的语言来描述就是“萌萌哒”,既有展翅欲飞的灵秀又有顽皮的憨态。头顶后部是个半弧略呈菱形的盖子,盖子上还有一小只猫头鹰,小猫头鹰后尾巴下是一只卷尾巴的小龙,造型实在是可爱极了。
妇好墓中出土的文物中,有好几组是成对出现的,除了这对著名的“妇好鸮尊”外,还有一对“国之重器”——“司母辛”方鼎,鼎上有铭文“司母辛”字样。
两件“司母辛”方鼎,一件收藏于出土地的殷墟博物馆,一件收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考古学家根据甲骨文卜辞进行了推测,“妇好”是 她生前的名字,“辛”是其死后的庙号。
“司母辛”中的“司”,是祭祀的意思,是妇好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辛”所铸之鼎。
妇好墓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能与甲骨卜辞互相印证,并能确定其年代和墓主身份的商王朝王室成员墓葬,可见其对考古,对历史断代的影响有多么深远和重要。
关于“河南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晓兰兰]投稿,不代表恒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cdhzwy.cn/jyan/202510-56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恒泽号的签约作者“晓兰兰”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河南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河南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章不错《河南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